
球化剂的使用前景:目前,在球墨铸铁的生产过程需要对材料进行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球化处理的作用是使石墨在结晶生长时长成球状来改善基体形貌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而孕育的目的是消除白口、增加共晶团和石墨球并细化、消除偏析、消除结晶过冷倾向等。现有技术一般必须经过上述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之后,才能获得机械性能优异的球墨铸铁。在进行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两种步骤时,如果球化孕育方法不合适,很容易造成球化和孕育的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性能不稳定。






球化剂的应用:
球化元素与铁水中硫、氧等元素的亲和力。亲和力强,并与之形成化合物,作为铁液凝固过程中的外来,如稀土、镁、钙等球化元素。
球化元素改变石墨形态由片状变为球状的能力。具体标准范围应当根据自身产品量身选择。过低达不到球化过程要求,造成球化。过高容易适得其反,造成球化不良,铁夜过冷度增大,白口及缩松倾向增大。

球化剂的加入量一般为铁水质量的1.0%~1.6%。由于原铁液含硫量较高,不可能达到<0.018%的要求,球化剂的加入量需考虑去硫耗镁量。碳硅分析仪的快速测定,能及时提供原铁液的含硫量,试验中原铁液的含硫量在0.02%~0.03%,去硫耗镁量在0.0076%上下波动,这在工艺上是可以接受的。
球化剂的用量直接影响残余镁量的多少。如果球化剂加入量过多,就会引起残余镁量过多,虽然不致于影响球化合格率,但是它会增加收缩,引起脆性。同时由于原铁液含锰量偏高,球化剂加入量过多,较易出现碳化物,白口倾向严重,导致球数合格率的下降;如果球化剂加入量过少,就会导致残余镁量不足,影响球化的合格率,球数合格率也会降低。